念書時未想過自己會走上公職之路,但畢業後在台北工作了一年,發現自己並不是很喜歡台北的環境,加上家庭因素的考量後,997月毅然決定辭去工作,回南部當全職考生準備國考;因為本身就讀商科,而金融保險的職缺又大都在台北,所以選擇財稅行政為考試類別。

為何選擇志光視訊班?

在選擇補習班上,坊間最大兩家就是志光與高x補習班,經過尋問比較後個人覺得志光在財稅行政上師資較優、課程內容較完整,不過產生的缺點就是課程時間拖的比較長,整套課程上完通常已經五月多了,如果想在一年內考上需要其他方法來彌補這項缺點;另外因家住彰化,要上面授班必須到台中,因為本身從以前就不太會找老師問問題,考量車程時間的因素就選擇了視訊班。

準備過程:

7~10月:為了彌補志光課程時間太長的缺點,除了報名時志光有送一科先修外(我選會計),自己另外買了前年度民法、財政、稅法函授來上,以年底地方特考四等為目標,逼自己上完共通科目與這四科專業科目。每天平均都要看個兩三堂課,看完就快速復習一下,不懂的地方盡量搞懂,後來念的話會比較輕鬆。另外因為經濟課程開比較快,而且自己目標是在高考,雖然稅特三等也不考經濟,但還是跟著補習班開課進度上經濟課程。

11月:進入完全埋首苦讀時期,平均每天念書時間約10小時,念到不清楚的地方就把那段課再聽一下,通常都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,而這一個月的目標是將四科專業科目完整的念過一遍,共同科目只念一下上課筆記而已。

12~12月中(地方特考):這段期間約兩個多禮拜,開始狂做題目,但都以選擇題為主,因為練筆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不合效益,所以申論題部分大都看一下格式怎麼寫。每天寫題目也讓自己在考試前能熟悉習慣考試的感覺。

12月中~2月:之前補習班開的課程累積太多沒上,因此這段時間都在上補習班的課,而且先前已上過一遍也念過一遍了,這段時間上課也是再做一次復習。地特放榜結果只差0.8分,雖然很懊悔會計粗心大意算錯否則就上榜了,但也證明自己先前的努力有看到一點成效,沉澱一下心情後繼續努力。

3~4月初(稅務特考):因為目標仍放在高考,所以這次稅特報名三等來練筆;這段期間仍是埋首苦讀階段,把所有科目念過一遍但速度加快,所以有更多時間可以練習考古題,並且再加強申論題部分。

4月初~5月底:仍是積了一堆課沒上,繼續趕上補習班開課進度並做復習、寫題目,後來因稅特放榜有幸上榜就放鬆了。(如果稅特沒考取的話,就繼續做考古題、練筆直到高普考考試。)

心路歷程:

準備國考比的是有沒有那股拼勁,再比拼勁誰可以維持長久,而「一股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」是必經過程,而我也不例外,其實到稅特放榜前自己也感受到原本的拼勁已經開始衰退了,幸好剛開始準備的衝勁有幫自己打好底子,雖然拼勁衰退也不致於相差太多,不過還是得努力找回初衷,因為沒考上前都還是得繼續熬,自己的心理建設也就顯得很重要。因為我不打算給自己太多時間準備國考,所以不會給自己太多藉口,在沒有後路可退的情況下,只能拿命去拼,因為絕對有比你更努力的對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溪湖志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